記者考查顯現,現時商場常日使用的一次性塑料杯多為無法降解材質,消耗量持續擴大的同時,末端回收體系卻沒有跟上。
咖啡店里自帶杯消費者難尋
近日,記者來到亦莊大族廣場的星巴克咖啡。在記者停留的2個小時內,這家店共售出了42杯飲品,沒有一位顧客使用自帶杯。
在星巴克,消費者自帶杯可減4元。據北京咖啡行業協會介紹,北京已有21家飲品公司的1100多家門店推出類似優惠活動,但反響的消費者有限。
“今年1月到7月,我們北京門店自帶杯的訂單數只有6000多杯,占比不到1%。”太平洋咖啡北京公司營運部小區經理楊愛連告訴記者。以開設在國貿某寫字樓內的門店為例,自帶杯顧客曾經算多的了,但出售占比也只有2%。
這種情況在游客居多的東四self咖啡店更明顯。“平常100位客人里都不一定能有一位是自帶杯。”門店負責人有些遺憾:一杯咖啡的利潤不高,能減價幾塊錢已經是很大力度,仍然沒能帶動更多人行動起來。恩托托咖啡館也有類似困擾,推出優惠兩個多月來,自帶杯只有10單左右。
為什么消費者不愿意使用自帶杯?“出門逛街順手買杯咖啡,難道我還特意在包里裝個水杯?”幾乎每次逛街都要買咖啡的市民徐女士覺得,雖然有優惠,但自帶杯不方便。這也是很多消費者放棄自帶杯的配合原因。此外,消費者喝咖啡、奶茶越來越依存外賣或線上下單也讓自帶杯習慣很難形成。
借如說一次性塑料杯是為了方便攜帶,那么商家對于到店消費的顧客是否更傾向于供給可循環使用的玻璃杯或瓷杯?
中午1點多,東直門來福士MANNER咖啡店集中了不少午后休息的顧客。記者謹慎到,在店內飲用的41位顧客無一使用可循環使用杯具。店員解釋,該門店并不提供玻璃杯、瓷杯,只供應一次性塑料杯或紙杯。
長楹天街的皮爺咖啡店內盡管有瓷杯、玻璃杯,但要緊供給給購買熱飲的顧客,冷飲絕有很多使用一次性塑料杯。因此,店內39位顧客中僅有9位使用可循環使用的杯子。
商家這樣操作重若是圖方便。一位咖啡店負責人解釋,玻璃杯、瓷杯需要清洗,浪費時間和人力,顧客對潔凈程度也比較質問,對于日常大量量售賣咖啡的門店而言,一次性塑料杯更方便。
還有一些飲品店的“自帶杯”選項形同虛設。記者在長楹天街的瑞幸咖啡看到,因為都是線上點單,店員統一使用塑料杯盛裝咖啡。當記者咨詢能否使用自己的杯子盛裝咖啡時,店員即使回答“允許”,但也需要先用一次性塑料杯做好,再倒入顧客自身的杯子。一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肯德基東四大街店。
根據國家發改委等部門2023年公布的《關于慢慢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和北京等地“限塑令”,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不準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但對于飲品店使用的不能降解一次性塑料杯如何禁限和替代,并沒有逐步明確。
“商家們覺得既方便、又便宜,因此對一次性塑料產品有依賴。”大陸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周晉峰建議,應當在執行層面加強對商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硬約束。
這些一次性塑料杯最終去哪了?記者走訪多家廢品回收站出現,盛裝過飲品的一次性塑料杯無人回收。
“一次性塑料杯沾染了飲品殘留,需要清洗,回收成本較高;塑料杯重量輕薄,價值比較低。”垃圾分類領域專家毛達說,這種一次性塑料杯,回收再利用的價值不明確。
記者了解到,飲品店目下使用的一次性塑料杯大多采用不能降解的PET材質,對環境負面作用較大。“這種杯子自然降解格外難處,與其他垃圾相同被填埋,給土壤帶來長期損害。”周晉峰說,塑料微粒還會進入河流、海洋,給鳥類、海洋生物都帶來極大傷害。
面對塑料杯消耗量呈指數級增長,源頭減量是當務之急。清華大學、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商量員陳源介紹,有些國家推行“押金制”塑料回收,消費者在購買飲品時需要支付押金給售賣商,售賣商也需要向加工商支付押金,使用后退回杯子再贖回押金,明確回收渠道的同時也鼓勵消費者和商家使用可循環杯具。